病害监测

四川省2021年6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

6月份,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。当月气温一般在19℃~31℃之间,养殖水温为22℃~28℃。随着气温、水温不断升高,鱼类进入生长旺季,投饵量加大,水体中氨氮、亚硝酸盐含量增加,遇暴雨、强对流等特殊天气,水质极易变差,造成水产养殖病害高发。因此,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加强生产管理、做好疫病防控等工作。根据近年全省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情况,6月份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并作好防控准备。

一、病情预测

1.赤皮病。主要在鲤、鲫、草、鲢、鳙、鲈、鲶等养殖品种中发生,全省均有分布,各养殖区域应重视。

2.细菌性肠炎。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发病,尤其是草鱼、鲫鱼等吃食性鱼类最易得病,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。水温18℃以上易发病,25℃~30℃是流行高峰期,常与细菌性烂鳃病、赤皮病等并发,死亡率较高。全省草鱼、鲫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。

3.细菌性烂鳃病:流行范围广,全省均有分布,是一种较常见鱼病。烂鳃病主要有两种: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。危害对象主要有草鱼、鲫、鳜、加州鲈等,各养殖区域应重视。

4.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及柱形病。重点关注绵阳、乐山、成都等斑点叉尾鮰主养区。

5.锚头鳋病。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疾病。主要危害草鱼、鲢、鱅、鲤、鲫、鳅等。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感染,在水温15~33℃期间更易发病并可在短时间内引起鱼种的暴发性死亡。主要症状:病鱼体表或口腔处可见大型虫体,寄生处充血发红,烦躁不安,食欲不旺,继而鱼体消瘦。

二、防控措施

1.加强养殖生产管理。随着水温升高,鱼类摄食活动增加,加强投喂,投喂新鲜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,减少残饵;定期使用生石灰等泼洒水体,及时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,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,保持优良的养殖环境;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苗种放养、投入品、用药等并作好记录。

2.密切关注天气变化。6月份是水产养殖非常重要的时期,雷雨、闷热天气频繁出现,池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,要加强日常管理,坚持巡塘,发现缺氧应及时采取开启增氧机、加注新水等措施。暴雨过后,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,及时做好消毒清整、水质调控等。

3.加强病害防控。做好鱼病预防工作,包括选放优质种苗、水质调控、合理投喂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