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害监测

2018年8月四川省水产养殖病害情况通报

一、八月份病害情况

2018年8月份,我省19个市州,121个测报点开展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测报,主要监测池塘养殖,监测面积2.9万亩。

8月份主要监测了12个养殖品种,共发生了13种疾病,其中:真菌性疾病1种,细菌性疾病6种,寄生虫疾病3种,非病原性疾病3种。鱼类疾病主要是肠炎病、烂鳃病、细菌性败血症、赤皮病、指环虫病、孢子虫病、草鱼肝胆综合症、缺氧症。

二、下一阶段可能发生的病害

9月份,进入“白露”和“秋分”,气温逐渐下降,昼夜温差变大。预计我省气温在18-25℃左右,适宜主产区养殖品种的生长,可适量投饲, 重点预防鱼类的烂鳃病、肠炎病、打印病、赤皮病、细菌性败血症、鮰类肠败血症、锚头蚤、指环虫、小瓜虫病等疾病。注意防范昼夜温差变大、池塘载鱼量加大和天气变化等对水质的不利影响。

三、防控措施

(一)做好水质调控工作。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上下水层对流加大,投喂量、排泄物的增加,养殖水质易恶化,适时加注新水,增氧机增氧,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。

(二) 强化养殖管理。加强日常管理,坚持巡塘,及时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投饵时间和投喂量,确保养殖动物营养需求及减少残饵粪便产生;适当投喂免疫增强剂,增强养殖动物体质;在捕捞、运输等过程中尽量细心操作,尽量避免鱼体受伤,诱发鱼病;控制养殖密度,减轻水体负载力,适时捕捞商品鱼上市销售。

(三)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“www.adds.org.cn(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‘常见疾病栏目’)”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