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县资讯

广元市“五化”推进水产品药物残留攻坚治理

一是构建协同化责任机制。构建“市级统筹、县区主责、乡镇落实”三级责任体系,成立了由质量监管、综合执法、水产渔政、检验检测等科(股)站人员组成的工作指导组,建立了市级专家包县、县级专人包片、乡镇监管员和村级协管员包户工作机制,有力促进攻坚治理各项措施落地落实。

二是推行动态化名录更新。积极组织乡镇监管员和村协管员,通过“三走访两核查”(走访基地、走访村组、走访投入品经营店,县级全面审查、市级随机抽查)方式,每月开展一次重点治理水产品养殖主体全覆盖摸排,全市共摸排重点治理品种养殖133家。统一制作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和风险等级公示牌,在养殖基地显著位置张贴上墙,公示每个主体的乡镇监管员、村协管员、主体网格员和主体风险等级,全覆盖张贴《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(2024年)》、《7条鱼易检出药物清单》。

三是实施绿色化生产转型。大力推广绿色养殖模式,泥鳅、鲫鱼、大口黑鲈、牛蛙等重点治理品种全面应用全价配合饲料,配合使用中草药提取物、免疫多糖等健康绿色动保产品,促进营养利用和免疫提升;严格控制养殖密度,池塘养殖亩产控制在1000公斤/亩以内,流水养殖单产控制根据水流量控制在30-100公斤/立方米,工厂化养殖和陆基高位池养殖单产控制在30公斤/立方米以内,有效降低病害发生。全覆盖发放《重点品种疾病防控技术指南》,督促指导养殖户科学安全用药。

四是创新智慧化监管模式。依托“阳光农安”广元智信监管服务平台,构建“1+1+N”监管模式(1个管理平台、1个微信小程序、“N”个应用场景),开启涵盖移动巡检、风险监测、快速检测、合格证开具等智慧监管和主体服务“8+5”综合信息化农安监管服务。利用平台小程序采取“打桩定位”“菜单式管理”方式,引导乡镇监管员实地核查主体用药、自检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等质量管控措施落实情况,有力破解乡镇监管员日常巡查专业性不足问题。

五是健全规范化检测体系。市县农产品检测机构全部通过“双认证”,均具备水产品检测能力,涵盖兽残检测参数达69项。在水产养殖重点乡镇建立兽残快检室35个,可开展硝基呋喃类、喹诺酮类、地西泮等兽药残留的胶体金速测,采取“县区+重点乡镇”相结合方式推进上市水产品批批速测。今年以来,全市共开展水产品风险监测360批次、监督抽查85批次、胶体金速测1500余批次,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,部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1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