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全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
天全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,于2003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以“川府函[2003]96号”批准建立“天全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”。2004年12月,四川省人民政府以“川府函[2004]273号”批准实施 “天全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规划”。 2007年,因水电项目建设对保护区功能区边界进行了局部调整, 2009年至2010年经组织专家对保护区进行调查, 2010年四川省水产局以“川渔[2010]146号”对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再次进行了调整。
调整后的天全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天全河,范围在东经102°36′—102°16′、北纬29°49′30″—30°20′之间。保护区从紫石乡境内的螃海腔开始,到两路河的白茶坪和门坎河的源头,并包括此段河道中的多条支流,河流总长114.61km,面积3618.6 hm2。主要保护对象为: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、大鲵、水獭,省重点保护动物青石爬鮡、天全鮡、重口裂腹鱼、鲈鲤等。其中:
核心区为:前碉沟段13.9km,门坎河从源头向下游方向8km和两路口下游1.5km起向下至水獭坪方向4.99km,大渔溪左源至两河口以上10.9km。核心区全长37.79 km,面积1072.29kh2。
缓冲区为:大渔溪庙坪至两河口段4.2km,门坎河源头8km起向下游方向共2.5km、两路口向上游门坎河方向3 km和向下至水獭坪方向1.5km共4.5km不变,前碉沟口0.5km至4km处共3.5km。缓冲区全长14.7km,面积共285.67kh2。
实验区为:水獭坪至螃海腔,前碉沟口顺两路河向上游3.0km、前碉沟口至水獭坪方向4km和前碉沟口至前碉沟内0.5km,白茶坪至两路口的9.4km、两河口大坝至喇叭河的8km和大渔溪、门坎河其它河段,加上沿河的几条支流。实验区全长62.12km,面积2260.62kh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