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四川省水产养殖病害情况通报
一、四月份病害情况
据全省19个市(州)106个测报点对2.9万亩池塘养殖中12个养殖品种监测,4月份全省共发生了6种疾病,其中:细菌性疾病4种,真菌性疾病2种。鱼类疾病主要是烂鳃病、肠炎病、赤皮病、打印病、鳃霉病、水霉病。
二、下一阶段病害预测及注意事项
5月是四川盆地由春转夏的过度时期,气温水温迅速上升,我省水产养殖及苗种繁育进入生产期,病原也开始活跃,易发生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。重点关注肠炎病、烂鳃病、赤皮病、鮰类肠败血症、车轮虫病、小瓜虫病、指环虫病和锦鲤疱疹病毒病等疫病,同时应加强防范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、强降水的危害,谨防水体缺氧。
1、加强苗种生产管理工作。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,不得出售带病苗种,防止引进携带病原的苗种,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发生。草鱼可注射疫苗。对苗种、鱼巢、鱼卵、孵化池、用具、食场、投入的鲜活饵料以及运输工具等进行消毒,苗种运输、投放、转塘时小心操作避免因鱼体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。
2、调配好池塘水质。注意改良池塘水质,培养出“肥、爽、嫩、活”的水体,为鱼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,定期用生石灰、含氯制剂等全池泼洒,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,保持水质清新,控制放养密度。
3、科学投喂。投喂优质饵料,适时按技术要求拌喂维生素C、E和免疫多糖等,增强鱼体免疫力,减少病害发生,按照“四定”原则,视天气、水温等情况,做好饲料投喂,保证饲料质量,提倡投喂优质浮性饲料。